1938年冯玉祥在重庆看到九鼎,卢作孚说当然是献给蒋介石的!

  • 首页
  • 十分地名介绍
  • 产品展示
  • 新闻动态
  • 栏目分类
    你的位置:十分地名 > 新闻动态 > 1938年冯玉祥在重庆看到九鼎,卢作孚说当然是献给蒋介石的!
    1938年冯玉祥在重庆看到九鼎,卢作孚说当然是献给蒋介石的!
    发布日期:2025-04-13 11:59    点击次数:105

    1938年是抗日战争中极为艰苦的一年,在这样惨烈的战争环境中,中国原本就落后的工业更加残破不堪,军需军饷事事紧急,原本紧张的财政更加捉襟见肘。于是在这种危急存亡中社会各界爱国人士纷纷展开献金救国活动,当时已经脱离军队的冯玉祥也投身于这项运动中。当冯玉祥来到卢作孚的工厂进行宣讲号召大家进行献金救国时看到工厂里面有九个大鼎,冯玉祥问卢作孚铸鼎干什么,卢作孚却答道:当然是献给蒋介石的!

    献金与大鼎

    在1937年蒋介石发表了抗日宣言之后,社会各界一直认为这一次终于可以团结起来对日军的侵略进行还击。

    就连蒋介石本人也对中日双方的作战怀有极为乐观的心理,甚至于他在自己的日记里写到对外作战易于内战。

    然而在1937年下半年的淞沪会战却让全国人民大跌眼镜,七十万国民党部队面对三十万日军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苦战近三个月的时间最终还是败下阵来,而蒋介石日记中一年结束战局的作战计划也成为了一种无形的讽刺。

    日军从淞沪地区北上,在徐州地区和华北地区的日军相互配合开始东进。而国民党部队在兰封战役失败后整个中原地区沦陷在日军手中。随着日军的进攻,国民党政府自东向西撤退,当时的很多工商业无奈之下也只能跟着进行大迁徙。

    武汉会战之后,蒋介石政府只能再一次抛弃武汉来到重庆,这样一座西南山城也成了国民党政府的陪都。与此同时国民政府的经济已经接近崩溃,从清朝末年开始中国就陷入连年征战的局面,庞大的军费支出,残破的国内经济形势,整个国民政府财政形势岌岌可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为了帮助国民政府渡过经济难关,当时的社会各个阶层开始了献金救国运动,大家有多出多有少出少纷纷开始捐献资金救国救民。

    已经离开军队体系多年的冯玉祥深感国家孱弱又遭此罹难于是亲自下场进行宣讲号召大家进行献金救国。而当冯玉祥来到著名轮船大王卢作孚的工厂进行宣讲的时候突然看到厂子里面有九座大鼎,于是问卢作孚这九座大鼎是给谁的,卢作孚回答道这鼎当然是献给蒋介石的。冯玉祥哭笑不得又问道这是谁出的主意,卢作孚道还能是谁,当然是他自己出的主意!

    其心可诛

    这闹剧一般的现实让冯玉祥无可奈何,这都是什么年代了还有人竟然想搞九鼎称王这一套封建糟粕。

    然而蒋介石还没有等到九鼎献到自己的面前,这个荒唐的消息就被外国媒体曝光了。这种事情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拿出来说就是一个大笑话,蒋介石的脸上自然是挂不住,只能把当时负责执行这件事的朱家骅一顿臭骂。

    冯玉祥对蒋介石的态度耐人寻味,二人曾是结拜兄弟但是也同室操戈的对手。冯玉祥曾经带领西北军成为中国境内不可小觑的一股军阀力量,而他本人的经历也是一部极为精彩的中国近代史。

    自中原大战结束后冯玉祥便基本上离开了部队,而在1937年淞沪会战前期,为了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蒋介石特意让冯玉祥当了淞沪会战的总指挥。但是随着战事的不顺,蒋介石干脆罢免了冯玉祥的职务,自己兼任了淞沪会战的总指挥。

    武汉会战之后,国民政府的班子整体搬到了重庆,冯玉祥等人也跟着移居山城。尽管抗日战争的局势已经十分危急了,但是蒋介石还是没有放松对冯玉祥等人的控制,反而更加关注他们的行踪。

    冯玉祥和美国将军史迪威关系不错,二人见面总是相谈甚欢,而蒋介石极为不愿意他们二人见面。一方面冯玉祥是自己当年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敌人;另一方面史迪威代表着美国人的态度,并且蒋介石极为讨厌这个美国人。蒋介石实在担心这两个人碰在一起会对自己的权力产生威胁。

    抗日战争期间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之际,蒋介石这边不在正面战场上用心思反而对这种事费尽心机,其心可诛。